发布日期:2024-12-14 23:38 点击次数:178
北伐战争中,蒋介石率领部队接连打败孙传芳、吴佩孚等军阀,以过硬的军事素养一举奠定其在国民党内的领导地位。
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蒋介石不断地清除党内政敌异己,刺杀构陷,威逼利诱,蒋介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
从国民党内部不受重视的年轻人,到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,掌握国家最高政权,其政治手腕与军事才能可见一斑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左右中国政局几十年的厉害人物,为何遇上毛主席时却总是失利呢?
开明大度,人才各尽其能
1949年1月10日,历时两个月的淮海战役落下帷幕,人民解放军以60万兵力,战胜了装备精良,武器先进的国民党80万军队。
淮海战役的胜利,对国民党有生力量造成沉重打击,同时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而我党之所以能够创下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,离不开两个人。
1947年12月,中共中央基于当前的战略形势,决定将中原地区的部分兵力调往长江流域,并渡江南下,以分散国民党主力部队。
对于中央军委分兵南下的战略部署,粟裕持反对意见,他先后三次致电中央,希望能够将兵力聚集在中原战场,打大规模歼灭战。
而对于粟裕的建议,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,并在研究之后决定将现有战略方针与粟裕的建议相结合,淮海战役初见雏形。
之后为了开辟苏北战场,将山东和苏北两处战场联系起来,毛主席在粟裕同志的想法上,提出“小淮海”战役。
随着战局的不断扩大,中央军委决定发动淮海战役,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两支部队为主要军力,并整合部分地方武装力量,最终我党有60万兵力参与战役。
因参与战争的人数众多,为了方便管理指挥,粟裕再次致电中央,建议将指挥权集中于陈毅和邓小平手中。
1948年11月,身处战争一线的粟裕等同志,在对战争局势进行仔细分析之后,认为此次战役具有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的巨大潜力。
于是粟裕当机立断,立即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中共中央。
战场瞬息万变,很多时候身处后方很难及时做出反馈,而有时候一分钟的延误,都会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。因此,古人才会有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一说。
从淮海战役准备阶段,到整个战役期间,毛主席统揽不包揽,给予在一线作战的粟裕等指挥将领充分的自由,让他们能够放手去干。
对于粟裕的想法与建议,毛主席都积极听取,并在深思熟虑之后予以采纳。
作为党的领导人,毛主席广开言路,敢于放权并善于放权,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,不论是粟裕,还是其他我党人士都能够直抒胸臆。也因此,各种独具匠心的政策方针层出不穷,源源不断地为我党的发展提供动力。
多疑自负,人才骥伏盐车
同为政党领导人的蒋介石,在用人理政上与毛主席截然相反。
1948年初,驻守东北的国民党部队在东北野战军的猛烈攻势下,节节败退,国民党内部由此出现撤军退守关内的声音。
蒋介石也有意放弃沈阳,部分兵力驻守锦州,其余部队则调往华北战场。
如果蒋介石的这一战略部署成为现实,那么将会对整个战略格局造成巨大影响。
虽然东北地区会因此出现兵力短缺的有利情形,但是大量兵力聚集华北战场,会大大加剧我党解放北方的难度。
因此,中共中央在对当前和未来局势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之后,决定主动发动辽沈战役,尽可能的阻击歼灭国民党东北军队。
综合整个东北战区局势,中共中央决定先取锦州,扼住东北门户,将国民党部队围堵在东北,再逐步歼灭。
9月12日,东北野战军包围了锦州城,并切断北宁线,使锦州成为“孤岛”。
为了解除锦州的燃眉之急,蒋介石命令东北“剿总”总司令卫立煌将辽西的驻兵派往锦州驰援,可卫立煌始终按兵不动。
卫立煌认为,东北地区的兵力不应该集中于锦州,而应该分守沈阳、长春等战略要地,以把握整个东北战局。
但是蒋介石却始终坚持己见,两人之间的分歧,实际上在辽沈战役开始前就已存在。
卫立煌自到达东北掌握指挥权之后,便始终拒绝将主力部队从沈阳、长春等地调出。
卫立煌拒不出兵的行为,令蒋介石十分不满。于是他开始在党内物色新的指挥人选,但是还未等他找到能够替代卫立煌的将领,辽沈战役便爆发了。
而在锦州被围之后,蒋介石见卫立煌依旧消极作战,完全忽视自己的指令,这令他大为恼怒。
于是蒋介石另命杜聿明为东北“剿总”副司令,直接越过卫立煌指挥战事,派兵支援锦州。
可是蒋介石的行为未能挽回战局的颓势,东北解放之后,蒋介石不仅没有反思自己战略决策上的失误,反而将战败归咎于卫立煌。
之后,被撤职查办的卫立煌带领家眷离开北平,却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。蒋介石的这一举动,彻底寒了卫立煌的心,也为其之后出走香港埋下伏笔。
蒋介石多疑的性格,使其难以完全相信在一线作战的将领,于是他经常越级指挥。如若战事胜利,蒋介石便会更加骄傲自满,反之,则是原本的指挥将领失职。
蒋介石的刚愎自用,使得国民党内部的人才大量流失,最终败于人才济济的共产党。
选贤举能与任人唯亲
同时,在人才选用上,蒋介石十分看重亲疏远近,个人能力都只能排在第二。
在国民党内,凡是出身黄埔军校的官员将领,几乎都能够得到重用。
对于蒋介石来说,在党内形成自己的嫡系力量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。
除了黄埔嫡系之外,蒋介石还十分看重地缘出身。
蒋介石极为宠信的心腹干将陈诚,曾因挑灯夜读而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蒋介石在得知其为浙江人后,当即认为其能担大任,次日便将其提拔为少校炮兵队长。
之后,陈诚更是平步青云,成为国民党内部第二位一级上将。
可陈诚最开始被蒋介石看重,并不是因为展现出自己过人的才干,仅仅是因为一个好印象,加上“黄埔浙江”的出身,便能够脱颖而出,进入国民党政治中心。
蒋介石任人唯亲的行为,使得众多富有才能的官员将领,仅仅因为出身旁系,而得不到重用,甚至在党内会遭到排挤。
而对于那些非“黄埔浙江”出身的将领,随着他们在战场上立下的功绩逐渐累积,蒋介石心中对他们的猜疑与忌惮也随之增加。
为了保证自己领导地位的稳固,对于潜在的威胁,蒋介石利用刺杀、软禁等手段,先将其扼杀。
在将清除“异己”之后,蒋介石往往会用自己的“嫡系”填补空缺,这就导致国民党到了后期,一众官员将领虽无大能,却位居高位要位。
这些德不配位的官员在任上,满脑子都是权欲钱财,使得国民党内部贿赂成风,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。
自近代以来便饱受剥削压迫的贫苦百姓,对黑暗的国民政府逐渐失望。而蒋介石执意打破和平,发动内战的行为,更是彻底将民心推向我党。
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对派,也推动心怀民族大义的国民党将领转投我党的怀抱。
而我党对于前来投诚的将领,皆是一视同仁,只要有能力,就能一展抱负。
新中国成立之后,对在解放人民大业中做出贡献的将士们论功行赏,其中便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董其武。
因在国民党内看不到国家民族光明的未来,董其武决定率领部下加入我党。
在抗日战争时期,董其武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,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卓越贡献。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,我党自然是欣然接纳。
董其武也没有辜负我党的期望,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屡立战功。
在董其武的军衔问题上,毛主席亲自指示,必须严格按照党的政策,依据其功劳贡献授予上将军衔,不得因其出身或是资历而降低。
因此,董其武成为新中国最早一批被授予上将的将领。
用人态度上的差异,导致我党和国民党的行为风气大相径庭。
人才的不得志与流失,蒋介石虽有先进精良的装备,也依旧无法抵达解放军的攻势。
黑暗腐朽的政府,站在人民对立面的内战,使得蒋介石不得民心,古语有云:“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能载舟,水则覆舟。”
民心尽失的蒋介石,对上与人民始终站在同一战线的毛主席,失败是必然的结局。